美文示范
第三届“一带一路”田径邀请赛在渝开赛
金年会6766
最高法党组副书记、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院长邓修明主持并宣读聘任决定。张军为大家颁发聘书。王轶、王敬波、车丕照、卞建林、文君、左卫民、冯建玫、刘仁文、刘俊海、刘晓红、孙宝林、纪格非、严纯华、严望佳、李扬、李兴钢、李建伟、李曙光、杨甫德、时和兴、何荣功、余净植、张政文、陈立、陈晶莹、季福绥、封丽霞、姚建宗、姚莹、倪鑫、徐永胜、郭禾、诺敏、黄勇、曹义孙、蒋大兴、程吉生、舒勇、熊秋红、魏文斌受聘担任最高法第六届特邀咨询员。
“各位特邀咨询员提出的70余条意见建议,对于司法审判工作是很大的助力,我们一定认真梳理、逐项研究、抓好落实。”张军简要介绍了近年来我国法治建设进展、法院工作情况以及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充分发挥特邀咨询员制度效能、促推做实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提出要求。要主动接受监督,树牢“监督就是支持、支持就是监督”意识,虚心求教,勇于自我揭短、不怕主动亮丑,积极邀请特邀咨询员“协商会诊”,破解制约公正司法的体制机制障碍。要强化机制保障,在谋划工作、司法办案、调查研究等过程中注意结合特邀咨询员履职需求,为特邀咨询员充分了解办案情况、问题,开展咨询监督提供便利。要坚持求真务实,善于从特邀咨询员提出的意见建议中发现审判执行工作的深层次问题,以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契机,狠抓落实、改进工作,争取理解支持、不断凝聚共识、更好推动发展。
金年会6766
本次试航历时8天,共约150人以及三条陪测船参与,完成了总体性能、居住环境振动噪声、水下辐射噪声、智能航行及远程遥控系统等100余个试验项目金年会6766,试验结果全部达标。船舶操纵性能、最大航速、居住环境等多项性能均优于设计指标。接下来,“同济”号的第一次科考航次预计在2025年8月开展,为期近一个月,将赴中国南海开展多学科综合考察。
澎湃新闻记者从同济大学方面获悉,“同济”号作为一艘2000吨级海洋科考教学保障船,可适用于无限航区(冰区除外),具有全天候作业能力,船长约82米,船宽15米金年会6766,排水量约2800吨金年会6766,最大航速16节,全回转吊舱推进,续航力8000海里,载员45人。取得了中国船级社(CCS)智能船舶规范i-ship(R1,No,E,I)四个智能符号,分别是岸基远程遥控、开阔水域自主航行、智能能效管理和智能集成平台。
在科考能力方面,“同济”号可搭载作业型ROV(水下遥控机器人)、多台集装箱式船载实验室,具备移动观测节点和固定观测节点综合自组网功能,可满足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物理海洋、海洋化学、海洋生物、大气环境等综合科学考察任务,开展海底地形与地貌、底质与构造、海洋环境与生态的综合调查以及海洋调查装备试验等工作,亦可承担故障检测、维修、敷设及后冲埋、海底路由调查及扫测、风电工程勘察等海上工程任务。
“我希望每个科考人员登上这条船的时候,第一感觉不仅是要出任务了,而是即将开启一段期待已久的迷人旅程。我每次从汪品先院士灿烂的笑容中,都可以感受到在他的世界里,科研就是生活。我希望这艘船是最前沿的科研和最酷的生活方式相遇的地方。船的外观要像一个时髦的现代建筑,内部要像‘社区’和‘家’一样温馨。”娄永琪说。
“同济”号在外形设计的过程中,广泛参考海洋与地球科学的主题,提取了“沉积”与“流动”的地质形态,通过层叠的上层建筑、流畅的曲线轮廓,大面积的玻璃幕墙,和集成的空间布局,使其脱离一般船舶粗犷的工业属性,呈现出轻巧和精致的设计意向。设计团队聚焦海上用户特殊的生理和心理需求,秉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针对科研人员、船长、船员和专家等不同用户需求金年会6766,全面考虑色彩、材料、使用习惯和灯光,量身定制居住空间。同时融入了智能化设施,以提升整体生活和工作的质量。
由于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建造一艘先进的海洋综合考察船显得尤为重要,“同济”号自2024年4月在广州开工建造,集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科普教育和文化传承等多功能于一体,是同济大学着力打造的“海上校区”,将满足同济大学海洋学科和其他单位的科学考察航次、海上工程施工任务以及学生海上实习等需求,为海洋科学研究和涉海专业人才培养提供装备保障。“同济”号这次成功试航将为同济海洋学科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开启新篇章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