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尚立表示,人文学科担负着道德教化、精神指引、文化继承、文明发展的重要使命。中国人民大学高度重视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教学与研究,着力打造新时代“卓越的人文学科”,以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推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当前,人文学科正面临迫切的内涵建设需求与严峻的转型发展压力。面向新时代新征程,要转变人才培养理念、深耕知识体系建构、深化人文领域交流互鉴、推动科技与人文协同,使人文学科能够承典塑新、薪火相传、力行致远。
张晓宏表示,人文学科是实现文化强国战略目标的重要力量,苏州大学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以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的嘱托,加强“人文经济学”等重大命题和标识性概念的研究;持续探索将苏州文化、江南文化转化为全球叙事资源,推动江南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建立新型文科科研平台集群,推动AI与人文等跨学科攻关。面对新问题、新挑战,苏州大学将进一步强化理论武装,推动数字人文研究,打造国内人文创新的“示范区”和国际人文交流的“新窗口”,推动构建具有江苏特色、中国气派、世界影响的人文学术体系。
刘西忠表示,从“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到“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人文学科始终与时代同频共振,在坚定文化自信中书写着现代化建设的中国篇章。近年来,江苏社科界自觉扛起“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的文化使命。面向未来,江苏将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积极以“人文视角”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以人文价值解码现代化规律、以人文智慧驱动创新转型、以人文精神培育文明风尚,在“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的火热实践中,书写人文与时代交融的新篇章。
刘博表示,苏州是中国式现代化具有示范效应的地方样本之一,通过古城保护展现人文传承的智慧、利用人文理念赋能科技创新的转化、实施人才战略搭建通向未来的桥梁,不断书写着人文精神与现代文明的双向奔赴。苏州将进一步加强校地合作,全力支持人文学科与地方实践的深度对话,不断深化人文学科与现代产业的跨界研究,为“苏州制造”向“苏州创造”跃升提供理论支撑;不断优化中国话语的世界传播方式,用苏州文化、苏式生活等标识性文化符号传播中国声音、中国故事、中国理念。
《中国人文学科发展报告》系统总结当前中国人文学科的发展现状、研究热点、发展趋势与未来展望,包含总报告与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中国史、世界史、考古学、哲学、艺术、数字人文等分报告,提出提升思想力、更新知识体系、重建宏观视野、构建全球人文研究对话平台与公共网络、协同科技与人文等人文学科发展的可能方向。
国家一级教授、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陈平原,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学部主任王巍新利体育官网,国家一级教授、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主任吴晓明,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文学院教授杨慧林,苏州大学讲席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王尧分别以“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文学”“何为文明?——关于判断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准”“中国学术的自我主张”“文明互鉴与对话式研究”“重建人文学科阐释世界的能力”为主题作主旨报告,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时代下人文学科的坚守与发展,系统展现了当前人文学界在学术研究与文化传承创新之间的同向共振,进一步深化人文研究、弘扬中华文明。
139.20MB
查看497.3MB
查看74.5MB
查看434.16MB
查看
网友评论更多
676谭茂佳t
公务员家庭出身女演员戴200万耳环引争议,200万的耳环是什么概念?为何这么贵?❆✮
2025/05/20 推荐
187****3207 回复 184****4386:中英绿色可持续的体育赛事和基础设施研讨会成功举办🦌来自吴江
187****7431 回复 184****5653:云南发生4.5级地震🎇来自阳泉
157****7478:按最下面的历史版本🥦➒来自富阳
3663公孙滢春840
乌克兰总统办公室主任:本次俄乌谈判不会与三年前关联🛃🐑
2025/05/19 推荐
永久VIP:重大工程与民生项目加速推进 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稳步前行💕来自安阳
158****5903:黑龙江首家万兆光网开通 万兆应用将陆续进入千行百业⛂来自德阳
158****1332 回复 666🆑:从“输血解困”到“造血兴业”——交通银行上海市分行科技金融助力申城打造标杆“AI”引擎☎来自上海
732程罡策xt
台湾首家沙县小吃旗舰店开业👱🎖
2025/05/18 不推荐
冉贵倩pb:全要素实战演练第二十七届海交会蓄势待发✑
186****2426 回复 159****1475:“90后”小伙用花梨木造自行车 获设计界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