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7日,上海交通大学文化创新与青年发展研究院首席专家徐剑教授团队在上海科技节·科技传播理论分会发布了《全球城市科技传播能力指数2025》(以下简称《指数》),本次评价涵盖科学科创界的科技传播、有组织的科技传播、公众参与的科技传播与连通性供给水平共四项一级指标,系统性衡量了全球各主要城市科技传播能力的最新发展状况,也深入剖析了不同城市在科技传播能力方面的优势与短板。
根据《指数》,纽约的科技传播能力在40个城市中位居榜首,其科学科创界的科技传播(第6)、有组织(政府、媒体)的科技传播(第3)、公众参与的科技传播(第5)三个维度协同发展开云app全站,在各个维度均表现优异。伦敦则紧随其后,凭借其在科学共同体活跃度、科学家传播影响力以及城市科技创新活力等方面的出色表现位列第二。波士顿排名第三,凭借其顶尖的高校资源、活跃的科研氛围以及多元化的传播渠道,为全球科技传播贡献重要力量。旧金山居于全球第四。上海位列全球第六,在亚洲城市中仅次于居于第五的东京开云app全站,展现了其在科技传播软实力方面的显著提升与快速崛起。
此外,上海在科学科创界的科技传播和有组织的科技传播方面也取得了显著进展。上海市政府通过支持科技创新企业和科研机构,推动科技成果的社会化推广,彰显了城市的科技传播软实力。近5年来,上海在《科学》《自然》《细胞》三大顶级期刊发文量占全国总量29.2%,充分体现了上海在前沿科技研究领域的强大影响力。这些成果不仅在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也通过上海科技节等各种科技传播活动,向公众进行了广泛展示和普及。上海市政府还积极推动“科普护照”计划,鼓励市民参与全市科普基地打卡活动,进一步提升了公众的科技参与热情。
针对这一问题,徐剑建议,上海应当积极发挥引领作用,率先自主构建一套具有全球通用性的市民科学素养教育水平指标体系。该体系的构建需要综合考量多个关键维度,涵盖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价值观以及科学应用能力等。通过精心设计科学合理的调查问卷,定期测评上海市民科学素养并收集积累动态数据,从而精准把握上海市民的实际科学素养状况。在此基础上,上海可以将该指标体系进一步向全球推广,推动形成全球城市公众科学素养教育水平的统一比较框架。
277.27MB
查看372.45MB
查看72.6MB
查看951.53MB
查看
网友评论更多
685茅庆炎z
江西电信数智赋能加速5G-A网络建设✰👖
2025/05/22 推荐
187****4449 回复 184****7092:2025重庆无人机灯光秀时间表➬来自赤壁
187****707 回复 184****6996:男子喝啤酒吃海鲜患痛风双手变形🍏来自思茅
157****1824:按最下面的历史版本☍❩来自邯郸
1486施贞星634
从无锡到吉隆坡,信捷电气在马来...😉🔍
2025/05/21 推荐
永久VIP:《关于严肃换届纪律加强换届风气监督的通知》印发♆来自昆明
158****9921:公司给员工“放长假”为哪般?🤼来自抚顺
158****1088 回复 666➈:王宁:后人类时代的来临与后人文主义批评的崛起⏮来自七台河
998桑士晓um
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创新举措 “领导留言板”写入白皮书获各界积极评价👦📥
2025/05/20 不推荐
郑梁露cv:“双降”打开银行理财新窗口!短债成“香饽饽”,长债机会待挖掘⚳
186****2076 回复 159****3107:“90后”小伙用花梨木造自行车 获设计界大奖👬